中国式企业管理,很多企业乐意给员工“贴标签”。很多管理者认为,这是有助于企业员工管理的方式之一。不同部门,存在各具特点的员工,有的擅长演说,有的擅长创意,有的擅长组织……项目任务需要哪方面人才,管理者就会派出相应突出的员工参与执行。
短期来看,这样的操作确实有助于项目的完成。但是站在增长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无法使企业员工得到多元发展和有效成长,今后企业也会更加依赖某位员工身上的某个特质。如果不幸错失爱将,那么企业的工作进展也会受到影响。
同样,在海外的中国企业会遇到更多元化的员工。不知不觉中,我们都会不经意的给予对方“标签”来描述与我们一起工作的人。有时甚至是在我们还没有自己充分了解对方之前就提前设定好了他的“标签”。越多的标签意味着越复杂。同时也是在为职场歧视开辟道路。
管理者如何才能摆脱过度标签化呢?
1、感恩团队的多样性
在企业的发展中,团队的多样性绝对是一种优势。我们无需标签和过分在意差异。在招聘前就需要摆脱“一刀切”的心态,接受身份的复杂性。
2、通过跨部门合作重新调整业务
寻找机会,回顾、反思、学习,然后实施多元化的组织架构。逐步完成包容和平等的管理体系。跨部门协作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不同职能之间的工作配合,即使遇到一定的困难,员工也往往更容易接受差异,给予包容。
3、全面给予机会
解决无意识的个人偏见,公平最重要!积极听取每个人的建议,同时给予所有人机会。不鼓励优先考虑或者结合背景考虑的想法,
4、了解真相
当你不知道时,不要做假设。公开地表达你自己,避免误解。保持好奇,而不是评判。
5、重新认识你的认知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认为“正常”的东西。通过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保持灵活性并避免僵化。可以组织角色扮演、转换和反向指导等方法,通过真实故事体会不同感受。
6、重点在绩效而非性格
在职场中,如果需要衡量,那么就是他人的绩效数据了。绩效数据表现,是员工履行工作职责为组织目标达成做出贡献的部分,是基于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工作计划进行的,所以评判的焦点一定要是员工这些方面的绩效表现而非员工个性。